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健康12345
        2007年01月18日 【字号:

          1.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 

         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。正如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“健康就是金子”的主题口号。这个财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,一种是可以计算的财富,一种是不可以计算的财富。健康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最重要,它可以计算的财富有多少呢?以前讲过全国有高血压病人1.1亿,脑卒中病人有600万,如果能完全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,也就是我们讲的健康四大基石:“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”,按照科学家的测算,高血压发病可以减少55%,就是1.1亿变成了5000万,减少了6000万,脑卒中则可以减少75%,那么脑卒中就不是600万,而是150万了。

          一个高血压病人最少一年也要花1000元钱。一天服药最少两块多钱,现在还不止这些,所以减少6000万高血压病人,脑卒中病人减少450万人,想一想,这可以省下多少治疗费用?如果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,全国可节省的财富就很可观。还有一个不可计算的财富。由于老年人没有了疾病的困扰,节省了医疗资源、社会劳动力资源,相反他还能工作、继续做贡献,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是年轻人不可替代的,所以,身体健康也是一笔社会财富。

          按生物学原理,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~7倍。人的生长期是以最后一个牙齿长出的年龄为标准,也就是20~25岁,因此,人类的寿命是100~175岁。多数学者认为是120岁。人生这120岁可分为两个春天。0~60岁为第一个春天,即播种耕耘的季节;61~120岁为第二个春天,即金色收获的季节。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应当比第一个春天更幸福、和谐、富有成就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思维敏捷、语言犀利,他谈判中的对手是美国的一个外交家,对方脑动脉硬化,讲话有些重复口罗嗦、结结巴巴的,莫洛托夫就盯着他问,在关键问题上反复请他陈述,这样他讲着讲着脑子就乱了,而莫洛托夫始终有一个很清楚的思路,因此在谈判当中,莫洛托夫为苏联争到了很多利益。后来,斯大林高度称赞莫洛托夫的外交口才说,莫洛托夫的舌头比喀秋莎大炮还要厉害,是多少苏联红军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不来的,但莫洛托夫得到了。

         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,在他晚年时到全国讲学,介绍他的优选法。在广东5个水泥厂,经过优选法的改良,生产出6个水泥厂的产量,可以少建1个水泥厂,这个贡献就很大。这就是说知识、健康带来的财富,可以估算的和不可估算的都是很巨大的。

          2.三份高蛋白  

          “三”是什么意思呢?三份高蛋白。人不能光吃素,也不能光吃肉。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,三份至四份就好,不多不少。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,或者二两豆腐,或者二两鱼虾,或者二两鸡和鸭,或者半两黄豆。一天三份,比如说我今天早上吃了一个荷包蛋,中午,我准备吃一个肉片苦瓜,晚上吃一份豆腐和二两鱼,这样一天三份至四份的蛋白不多也不少。蛋白过多,死得快。为什么?很多氨基酸,从尿里排出影响肾脏,蛋白过多,消化不良,造成肠道毒素太多。蛋白太少也不行。

          有一位高僧蛋白营养不良、消瘦、帕金森神经综合症,后来静脉点氨基酸,治好出院后他避谷,不吃不喝,营养不良,结果死了。人吃蛋白跟谷物有个比例,我们知道人有32个牙齿,其中4个是犬齿,吃肉用的;28个是臼齿和门齿,用来磨碎蔬菜淀粉用的,也就是主要是以素食为主,适当吃肉。你不是老虎啊,老虎都是犬齿,那当然是吃肉的,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,牙齿和习性相匹配。

          那么什么蛋白质最好?鱼类蛋白质好,阿拉斯加、舟山群岛的居民,吃鱼越多,动脉越软,得冠心病、脑血栓越少。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?黄豆。黄豆蛋白不但是健康食品,对妇女还特别好,减轻更年期综合症。中国的妇女50岁以前挺好,50岁以后生活质量大大下降,为什么?更年期综合症。血压忽高忽低,一会儿脸红,一会儿脸白,一会儿心慌,一会儿出汗,脾气很急躁,这就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。外国妇女呢?她50岁、60岁、70岁、80岁,看起来线条一样。很多外国80岁老太太出门就开车,开完车就上游泳池,能游泳还能跳水。中国就不同,为什么?一到50岁以后就变胖了,血压高了,骨质疏松了,很快变成老太婆了,因为我们没有补充生理性的雌激素。目前有一些很好的替代疗法方案,很多白领和职业妇女都在用这种疗法。豆类就有这种补充雌性激素的作用,可以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。

          3.牢记四句话  


          现在讲“四句话”,哪四句话?这就是“有粗有细、不甜不咸、三四五顿、七八分饱”。

          什么叫有粗有细呢?单纯粗粮或单纯细粮营养成分都不全面,要粗粮、细粮搭配,进行互补,一个星期吃2~3次粗粮,定期吃点小米棒子面、红薯。

          因为粗粮中纤维素更好,含量丰富,有助于调整脂肪和糖的吸收和代谢,一个星期应吃2~3次粗粮,还能防治便秘。

          “不甜不咸”不是说不能吃甜的,是不能吃太多甜的,白糖里没有别的营养,不好,所以不能吃太甜;“不咸”比较复杂,一般最理想一天6克盐左右。中国膳食分4个类型,最好像广东人那样,广东人膳食平均一天6~7克盐,最清淡;第二是上海型,上海人一天8~9克盐,他们喜欢放点糖,不太咸,这也很好;第三就是北京人,一天14~15克盐,这样就多了,应该砍掉1/3或一半;盐吃得最多的是东北人,一天18~19克盐,就太多了,要减少一半。所以,东北人高血压、脑卒中也多,广东人发病就少,当然原因很多,但吃盐少是一大因素。总的来说,中国人吃盐是偏多的。最简单的方法,最好学学广东人和上海人的饮食。有个反面的例子:日本北海道过去居民有吃咸鱼的习惯,一天吃30多克盐,结果得了两个外号———“胃癌王国”和“脑卒中王国”。后来有了冰箱以后,可以将鱼低温保鲜了,不再靠用盐腌保质了,盐吃得就少了,胃癌发病率直线下降。我国调查,全国北方河北、北京为心血管、高血压高发地区,专家分析与盐摄入多、口味重极有关系。

          “三四五顿”,一天至少三四顿饭。学生只吃两顿饭,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。为什么呢?只吃早晚两顿饭的人11点钟就低血糖,血糖一低,注意力、记忆力下降,思想不集中、思维力下降,日积月累对学习思维有很大影响。

          对我们这些工作的人也一样,我们有时早上起床晚,晚上熬夜,早上不吃饭,每天只吃两顿,这很不好。

          所以,中小学生必须吃早饭。中年人如果不吃早饭也不好,第一容易得糖尿病,第二是脂肪肝,第三是高血脂,第四是冠心病,所以中年人也应吃早饭。

          最好一天吃四顿饭,如果条件许可,尽量少吃多餐。离退休下来,时间由自己支配,条件很好,我建议可以改成一天吃五顿,为什么呢?越是少量多餐,血糖波动越小,血三酰甘油(甘油三酯)波动小,胃负担轻,有助于减肥。一天吃五顿饭,不是越吃越多,而是总量控制,少量多餐,有利于预防糖尿病、脂肪肝、高血脂。

          比如说上午加一顿,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,晚饭吃得晚一些,也有人用夜宵代替了,这样总量并不多。

          最后是“七八分饱”,吃饭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习惯,因为要留二三分底,千万不要吃得太饱。请大家无论如何记得吃饭一定要七八分饱,记住这一句就可以延年益寿。古今中外,真正公认最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就一种,我们叫“低热量膳食”,说白了就是七八分饱。就这一个办法,古今中外公认能长寿,其他什么秦始皇找仙丹,都没用。

         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研究:养200只猴子,100只猴子随意吃,另100只猴子定量供应,只让吃七八分饱。10年观察下来,100只放开肚子吃饱的猴子,肥胖的多,胆囊炎的多,胆石症的多,高血压、冠心病的多,死了50只;而只吃七八分饱的猴子,苗条的、身体健康的、精力充沛的多,10年当中仅死了12只。研究证明,所有健康的、长寿的猴子多在吃七八分饱的这一组。七八分饱确实很重要,中医有句老话:若要身体安,三分饥和寒。美国有个很着名的专家,他的话很权威,写了1000多篇文章。他来中国讲过学,有一次讲完课,他说,快要到2l世纪了,我送你们两句最重要的话,比一切药物都好。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吃饭七八分饱,第二句话是,上楼走路慢跑。

          什么叫“七八分饱”?就是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想吃饭,还能再吃。即还有食欲,肚子不撑。

          这控制起来比较难,像我们这样吃起来,总觉得那是最好吃的时候,离开餐桌不太容易。

          对于一个人来讲,关键要明白其中的道理,思想通了,才有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,养成这个习惯就好了。不要吃得太撑,七八分饱对胃也有好处。

          4.500克蔬菜水果

          “五”是500克蔬菜和水果,具体多少呢?400克蔬菜、100克水果,这样一天的纤维素就够了。纤维素、维生素对预防肿瘤有很大效果。

          人生最大的痛苦:癌症,晚期癌症。怎么能不得癌症呢?预防癌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一个特殊作用是减少癌症一半以上。河南有个林县,食道癌是全世界最多的地方,后来补充一些维生素、新鲜蔬菜和水果,现在林县食道癌明显下降。所以500克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应当是八两蔬菜二两水果,经常吃点这个,预防癌症最好。

          5.步行的三五七原则  

         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,那么步行要达到什么程度呢?请记住“三”、“五”、“七”这三个字。

          “三”是3公里,步行3公里以上,每天30分钟以上就差不多达到目的了。能够一次走完是最好,一天累计这个量效果就比较差了。

          “五”是一个星期运动5次以上。如果一个星期运动一回,那么就没什么显着效果了。当然最少要4次,如果5次,甚至六七次就更好了,就是有规律的运动。

          “七”是运动的量达到中等量运动。中等量运动是什么意思呢?心跳次数加年龄等于170。比如某人今年50岁,运动时心跳要达到120次/分,70岁的老年人运动时达到的心跳是100,30岁时运动达到的心跳是140,这样的中等量运动正是胡大一教授讲过的有氧代谢运动。当然这是对于一般没有病的正常人的平均值。对于具体个人就不一样,有的人加起来可以是190,心脏病病人150就可以了,只能作为一个参考。只要按三、五、七这样运动,就比较安全。运动分三个级别。一种是轻度运动,是为了锻炼身体、增强体质、减少疾病;一种是功能锻炼,锻炼肌肉,使肌肉发达;另一种是竞技运动,奥林匹克夺金牌。我们说的是适量运动、中度运动,能达到减少疾病、增强体质的目的,这样就可以了。

          最近有组资料,老年分两组,一组就是一天平均走4.2公里,一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。结果发现走4.2公里这组老年人死亡率、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组下降60%。报上报道:雷洁琼95岁,问她有什么爱好,她说唯一的爱好就是天天走路。还有陈立夫,也是每天步行。北京东华门边上有个庙叫普渡寺,有一个道士很穷,政府每月给他生活补助。他有个特点,每天早上起来拄着拐棍儿,从东华门走到建国门,完了又从建国门绕回来,两个小时,一年四季天天走。那个寺庙旁边还有许多房子,原来住着一些名人,几十年下来,很多人不知道哪去了,惟独这个道士耄耋之年活得好好的。他其实并没什么很好的营养,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棍子一拿就走了,就走两个多小时,就这么简单,但一直坚持,到现在身体非常好。步行运动坚持下来,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。

          有个狼医生的故事。森林里有狼有鹿,人们为了保护鹿,猎人就把狼消灭了。哪知道几年以后,鹿因为没有狼,吃饱饭就躺在草地上,休息晒太阳,结果鹿变得胖起来,鹿变成了胖鹿,脂肪肝、冠心病、高血压,鹿自身疾病越来越多,死得越早,结果鹿群越来越少,眼看要绝种了。怎么办呢?派医生给鹿治病,谁能给鹿治病呢?想来想去,最好的办法是把狼请回来,重新买了狼放在树林里,狼一来就吃鹿,鹿就得跑,狼追鹿跑,在这样的过程中,鹿锻炼了身体。自然界就是这样奇妙,就是在这么互相竞争中,各自得到提高。所以离开运动反而更糟了,鹿死得更快,有了狼,狼变成鹿的医生了。

          这样的运动就如古希腊爱琴海边山上刻的活:“你想变得健康吗?你就跑步吧;你想变得聪明吗?你就跑步吧;你想变得美丽吗?你就跑步吧。”这里跑步和快走是一个意思,说明运动使人健康、聪明、美丽。

        来源: